一、专业发展基本情况
“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专业是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建院的首批专业,前身是 2008年开设的“飞机制造技术”高职专业,学院设置该专业已有近12年的历史,累计为民航和航空制造企业培养了两千多名毕业生。现有在校学生582人,近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1.2%。
学院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硬件条件,该专业还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结构修理等相近专业的支撑。目前学院已经与中国商飞、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普惠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上海吉祥航空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今后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教学团队共25人(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名、讲师/工程师9名),其中学院专任教师16人,占64%,学院兼职教师5人,占2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4人,占16%。
本专业现建有:钳工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PLC实训室、数控加工、现代检测技术、飞机钣金加工实训室、复合材料修复实训室、金相实验室、蒙皮拉伸实训室、“TYF-50T”数控分离室四柱三板油压机等专业实训室。目前共建有17个实训室,实训课时占该专业总教学时数48%,实训课程开出率100%。
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
民用航空产业是世界科技与装备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具有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产业附加值高、适航门槛高等特点。十三五期间,上海初步建立了以大型客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新支线飞机量产为代表的民用航空产业体系。《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上海市航空制造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制订,从规划和政策上支撑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构筑上海制造的战略优势,进一步完善上海航空制造产业链体系。2021年,商飞的ARJ21已交付67架,C919进入适航审定阶段,订单数量持续增长。行业、企业和上海市未来的产业规划发展目标,这些都为“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专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也为未来的飞机制造人才提供巨大的市场。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产教融合,双师双证,对接行业”
依托我院培养综合民航应用型人才的优势,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经济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精心打造“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品牌。
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建设,全面提升专业综合实力,将“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专业建成产教深度融合,具备国内一流标准、一流师资、一流装备、一流服务能力的飞机制造特色专业,成为华东地区飞机制造人才培养基地。
具体目标
(1)创新“双主体育人”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完善“课证一体、校企融合”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新执照理念融入培养模式。
(2)专业课程对接商飞员工上岗标准,根据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分析,重构课程结构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上更贴近行业和岗位的需求。
(3)将德育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德育目标并渗透德育元素专业课程的覆盖面达到100%,融入民航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关注学生成长成才。
(4)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相结合,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行业认可的教学团队。安排教师到企业轮岗和培训认证,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5)构建“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专业公共教学体系,建立专业课程资源库,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双重教育模式。
(6)拓展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建成商飞员工技能培训基地,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7)建设具有真实职场氛围、设备先进、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业建设主要内容与预期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进一步深化本专业目前实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扩大订单班的合作企业以及学生规模数,探索专业人才培养规律。联合企业建立集大师工作室、飞机制造专业人员职前职后培养、飞机制造技术工艺革新于一体的校企共建共享的飞机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在本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争取实现每一位学生由学院教师、企业师傅联合传授,以技能培养为主,理论培养为支撑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利用本专业现有的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开展专业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研讨。开展企业调研,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模块、教学进程、课程教学标准、考核方案等进行优化升级,在理论课程中融入飞机制造工艺体系和工艺规范内容,在实训课程中试行生产任务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对飞机制造工艺的认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强化专业英语教学,提升本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以适应飞机制造行业对从业者英语水平的要求,最终形成基于国内飞机制造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拟完成校本教材编写2本,与商飞合作编写或修订专业教材并公开出版1本。编制与专业教材对应的多媒体网络课件2套。建立独立的专业理论和实训课程考试题库。
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聘用制度,探索“学历提升+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实践”的师资培养方法,建立一批师资培训和实践基地,争取专业教师每五年下企业实践半年的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双师比例。以“引进一批(双师型)、培养一批(青年骨干)、外聘一批(企业兼职)”为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略,积极调整本专业教学团队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尤其是加强35岁至45岁之间具有高级职称、高级技能教师和具有行业背景教师的补充。与此同时,开展校内专任教师与商飞高水平兼职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的试点,增加企业兼职教师在本专业中授课的比例。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结合学院以及本专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适应飞机制造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建设与本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实验实训室,将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成集虚拟仿真实训和真实飞机部件制造和装配实训相结合、校内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开发适合飞机制造一线岗位的技能训练项目,扩充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特别是加强校外实习的管理和质量的监控等。具体建设内容如下:严格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需要,契合商飞培训体系的要求,新建4个色专业实训室。增加设备台套数,实训工位数,更新部分设备,提高实训的分组率和单个学生的实训工时。积极开发实训课程项目,实训教材,加强实训教学内涵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与商飞共建飞机制造钣金实训基地。
学生成长与发展: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和当代民航精神教育、大国工匠精神教育,将专业教育融入职业精神教育,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价,每年向社会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做好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招生就业方面,本着紧跟市场人才需求、加大供应的原则,在未来三年,本专业的招生规模将根据飞机制造行业的需求应对调整,着力进行专业群和专业方向的拓展建设,将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建成专业口径宽、专业适应面广的特色专业。
五、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作为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的建设工作,成立由主管院领导任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系(部)制订详细专业建设规划,教研室制订专业建设实施计划,以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实施督促工作。建立了专业建设的评估与检查制度,定期检查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基础能力建设保障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加大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包括基础实训室、专业实训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改革的投入。完善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的选拔和聘用制度,以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梯队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为目标,鼓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专业技能水平与科研能力。强化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队伍建设,设立师资培养专项经费,加大学术梯队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启动“大师工作室”项目,引入大国工匠或上海工匠一位入住我院,带动产教融合和技术革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