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会

作者:浏览量:时间:2023-03-09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3月9日上午,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邀请了上海市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研究员来校作专题辅导报告。本次学习会在徐汇校区新礼堂举行,学院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近300人在会场收听,学院党委书记戴志刚主持学习会。



辅导报告中,沈桂龙以“科技创新与人才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题,向全院师生进行了宣讲。沈桂龙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了历届党的代表大会的召开规律及历次中央全会的主题,提出应结合历次中央全会的内容融会贯通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随后,他将二十大报告原文与十九大报告进行比对,详细梳理了二十大报告在主题、结构以及相关表述上的变化,分析了其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发展和突破,以及我国在经济、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的新论断新导向。沈桂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个部分,也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进一步理顺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联系,彰显了整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格局,体现了党中央对强国崛起规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沈桂龙强调,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随后,沈桂龙从科技创新的必要性、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挑战以及教育与人才的支撑作用三个方面,对“科技创新与人才教育”作了详细阐释。他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科技创新发展,我国目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根据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纵观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大国的崛起更需要人才和教育的支撑。沈桂龙结合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和实际案例,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用更大力度吸引人才,更为注重本土育才,更好统筹各类人才,更加重视知识生产。结合学院实际,他强调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中对于人才教育培养的相关表述:“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沈桂龙强调指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要求为指引,紧密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深刻认识科技、教育、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辅导报告结束后,戴志刚书记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沈桂龙研究员的专题辅导报告深入阐释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战略部署,帮助学院师生开阔了视野,深化了认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伟大时代意义和深厚内涵,更好地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力量。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要深刻把握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其中的辩证思维方法,进一步读原文悟原理,学深悟透,学以致用,切实将人才培养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动能,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体现在持续用力推进学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

  

报告人简介:

沈桂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上海首批15家重点智库之一——世界中国学研究所重点智库负责人,“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上海市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专家。现任兼任上海市黄浦区科协副主席,上海国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国资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理事。荣获黄浦区领军人才、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奖等称号或奖项。


文:党办  顾  青

图:党办  吴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