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栏目 > 教学管理

学院2022年度专业布局优化案例

作者:浏览量:时间:2023-10-25

一、民航运输学院围绕一流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案例

围绕“民航运输特色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1+X证书制度试点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深入探索书证融通方案,创新性将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技能提高紧密结合,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需要强化的实训,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在面向本校学生开展培训的同时,也积极为其他院校学生提供培训服务。

积极搭建1+X教学平台,完成《民航旅客地面服务》和《民航货物运输》两门“1+X”课程的开发并已投入使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民航商务教研室整合多年来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完成民航运输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服务教学和社会,并为申报省部级教学资源库做准备。

在实训教学方面,搭建“虚拟仿真实训私有云”,在云渲染技术加持下,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与专业教学更紧密结合。

在师资培养方面,学院鼓励更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2022年资助专业教师参加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二、民航乘务学院深入对接产业、优化专业内涵案例

与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关于A321舱门训练器实训室校企共建的协议》、《关于校企合作培养“客舱乘务”订单学员的协议》;与吉祥航空续签空乘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协议,企业课程前置。与春秋航空联合申报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开展空乘专业(三年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担任民航行指委空中乘务(空中保卫)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完成专委会的组建。受中航协委托,完成《空乘、空保专业招生面试要求专题课程》的录制,为中航协云端学院设计、录制线上培训课程。

与行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与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公安局合作开展课题《航空安全员考官评价制度的建立》,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合作开展课题《上海市职业教育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案例研究》。

与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开展《民航乘务员(五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合作事宜,为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提升职业发展潜力创造条件。

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教学实践,突出教学成果。与春秋航空、一二三航空等单位共同申报的《聚焦“三有效”:引领中国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获2022年上海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大飞机学院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优化专业布局案例

大飞机学院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通航制造)两个专业隶属“航空(装备)制造专业群”。为服务上海制造,利用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的发展优势,经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等环节,于2022年开设“航空发动机装配调试技术”专业,培养航空发动机装配、试车、外场排故等一线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新专业的开设顺应了航空发动机产业升级换代、数字化信息化应用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为航空发动机制造及维修行业提供人才支持。

与江南造船集团职工技术学校合作开展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2021年完成了与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的申报工作,得到上海市教委批准,2022年开始招生,进一步拓展了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的多元化。

航空装备制造专业群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专业群聚焦国产大飞机制造的产业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均紧密服务于产业链需求。专业群各专业同根同源,课程、实训基地、师资、证书等可实现交叉共享,校企合作可实现延续性。

四、民航维修学院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案例

民航维修学院自2015年开始开设通用航空器维修(直升机维修)专业,至2022年已经有五届毕业生,累计为民航培养了约400名毕业生。在成立专业时,考虑到专业新建,师资和设备有限,专业不宜过于宽泛,将专业名称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后增加后缀,仅针对直升机维修方向培养学生。

但是由于通航飞行器种类多、发展变化快,除了直升机,还有很大一部分固定翼飞机。这些飞机基本维修手段、维修方法通用,本专业学生在历年就业中,也有大量进入了以固定翼飞机为主的通航公司。同时,随着专业师资的不断补充完善以及硬、软件的不断提升,该专业有了进一步扩充通航其他类型飞机维修的教学能力。

鉴于以上原因,民航维修学院于2022年通过调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家评审,重新向上海市教委按新专业申报,通用航空器维修(直升机维修)调整为通用航空器维修,并同时向中国民用航空局成功申请认证为航空工程特色专业,学生在校可以考取R3执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